拆迁困难

我叫胡育滨和哥哥胡育强是南京市老市民,我的父亲、母亲于上世纪40年代解放前从湖北漂流至南京定居在下关区宝善街地区,当时还是茅草房。我们从出生至今一直居住在宝善街66巷45号。1973年由于房屋无法居住,于是申请原南京市东方红区建筑执照(地址下关区宝善街66巷45号),申请翻建面积58.9㎡。当时由于家中父母年岁已大,目不识字,就由家中长子签字申请。80年代末期,国家实行统一产权证,几次前往办理,都没能顺利完成,也就耽搁下来了,直至拆迁时也没有办理过产权证。 1979年父亲离世、1990年母亲去世后原房三间房屋由兄弟三人每人一间20㎡不到的房间居住。长子也于2003年离世,大嫂也于2006年离世。至拆迁时,由我们两家实际居住在老房屋内。 2010年3月,南京市下关区滨江改造拆迁工程将我们家列为拆迁地区,政府拆迁工作人员找到我们两家,为响应政府号召,改造滨江,我们两家决定搬迁,在没有任何给予补偿过渡费的情况下,20日内便按照拆迁办工作人员要求开据各种证明,一起搬出了原住址,在外租住房子,从2010年3月至今已有4年半了。当时我全家三口收入仅3000元不到,这几年的房租已花光家里全部积蓄。 在这4年半里,我们找到现任拆迁小组组长询问情况,现任拆迁小组组长给予的答复就是他们没有接手我们的协议,并不清楚情况,让我们去找原拆迁小组组长,原拆迁小组组长已经调离宝善街拆迁办,电话联系过后,答复是协议已经交上去了,等待批复。 可是在2013年底的时候突然通知我们,原来承诺的房子没有了,于是我们立刻找到宝善街拆迁办片长,片长说已汇报给负责拆迁工作的副区长,等待副区长开会解决困难,可是又半年过去了,眼见水关桥和五塘村拆迁安置用地已经分配完毕,下关区仅剩大庙村一处拆迁安置用地,我们焦急万分,我们在南京市没有任何住房,依靠租房过日,南京市房租年年在涨,生活压力越来越大,我们已无力支付每月1500元的房租费用。商品房价格望而却步,我们都是南京市底层工人,工资只够日常生活开销,迫切希望拆迁后政府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住房问题。 现在拆迁办一拖在拖还是不给我们答复,我们就只能回去盖房,这是没办法的事情,他们喊城管来,还欺压和恐吓我们,请律师帮忙看看。
我要回复 1
1 条记录 1/1 页
-->